信息发布审核

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报告称长期护理保险有待系统推进

   日期:2024-05-04     作者:jk258    浏览:145    

  “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恰逢其时,发展适合中高龄及高龄老年人需要的专业服务体系也迫在眉睫。”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道出了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有4000万失能、失智老人,且护理评估体系和护理人员规模也有较大缺口。

  长期护理保险亟待补短板

  长期护理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的人们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由于长期护理服务的使用者主要是老年人,因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日本、荷兰、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已经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美国等则发展了长期护理的商业保险模式。

  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去年7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15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保险制度主要覆盖试点地区基本医保参保人群,计划利用1到2年时间,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从目前看,试点一年多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就参保筹资、待遇保障、管理服务等开展积极探索。目前试点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3800万人。

  不过,相比于当前国内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群体对于长期护理的需求,长期护理保险仍需要补短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4000万是生活不能自理、长期患病卧床的失能、失智老人。

  目前,护理评估体系和护理人员规模也有较大缺口。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在1000万人以上。有数据显示,自2010年民政系统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以来,截至2015年9月底,仅有2.5万余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除此之外,实际操作中护理需求认定标准不统一,并由此带来分散化和制度碎片化的隐患,也普遍存在。业内人士呼吁,中国亟待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统筹设计,协调系统的推进。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需建立相应数据库

  此次《报告》正是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为调查框架,以当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

  《报告》发现,在专业服务和保险等第三方支付“缺位”的情况下,目前老人护理服务和费用负担均集中在家属、尤其是子女身上。同时,商业护理保险目前在人们的养老规划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市场存在“轻保障、轻服务”、“重储蓄、重理财”的问题,保障型产品的覆盖面很窄。

  一般而言,70岁的年龄在身体机能和护理服务两方面都是重要临界点。超过70岁,一方面自理能力下降,重度失能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合适的专业护理短缺,同时护理费用上升。在专业服务和保险等第三方支付“双失”的情况下,服务和费用负担均集中在家属,尤其是子女身上,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大势所趋。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带来以老年人为主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需求迅速增加,由此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认为,目前,非医疗性的院外护理及专门的护理机构产生的费用,占需要护理服务人员总费用的六成以上。因此,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迫在眉睫。

  报告分析称,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其原因既有保险业自身的问题,比如消费者对商业保险信任度低;也有消费者理解偏差的问题,比如认为护理保险是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的替代品,或护理保险是一种理财工具。同时又有人们正常的养老规划需要,在风险防范、投资增值、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多重需要须匹配不同的规划工具。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发展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须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要打基础,没有失能发生率、服务需求、保险支付意愿等客观的数据,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无法开展有效的资金管理、服务资源匹配或标准制定,商业保险也无法进行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

  二是要有顶层设计,长期护理是摆在医疗卫生、保险保障、社会管理、健康产业等多个领域面前的共同挑战。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社保制度、市场化运作的各自作用,找到最优组合。此外还要找准保险业定位,利用市场化经济手段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

  南方日报记者郭家轩

 
标签: 未来健康
打赏
 
更多>同类健康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22687号

  粤ICP备15022687号-1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