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审核

病房“爷孙”自编“肺活量歌”促康复

   日期:2023-09-28     浏览:410    
核心提示: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协宣)“今天出院,力大气足,心情愉悦,改写了一首儿歌,将爱与温暖传递。”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在武汉协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协宣)“今天出院,力大气足,心情愉悦,改写了一首儿歌,将爱与温暖传递。”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在武汉协和医院心脏移植病房与小患儿相互鼓励、共同康复,这一段“爷孙情”给他留下暖心回忆。为此,他创作了一首《康复期训练肺活量儿歌》,鼓励病区的心脏移植患儿早日康复,同时表达对以董念国主任为首的专家团队的感激之情。

  来自山西的李先生今年57岁。两年前,他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经保守治疗病情仍不断加重。今年4月,李先生来到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时,已确诊为终末期心衰,心脏移植是唯一生的希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近日,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成功为李先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在重症监护团队日夜监护及精心治疗下,李先生闯过感染关、排斥关及呼吸关等重重关卡,转危为安。

  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针对移植术后患者开展呼吸康复、心脏康复、肢体康复治疗。李先生在这里遇到两位小病友,带领他们一起康复,好似病房“爷孙”。小病友总想多喝水,“李爷爷”耐心劝导,并以身作则带头控制每日的水分摄入;小病友想念爸爸妈妈,“李爷爷”悉心开导,通过交谈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需要下床活动时,“李爷爷”化身小队长,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带领孩子们做呼吸训练、四肢训练、床下活动。

  出院之时,李爷爷改写了一首《康复期训练肺活量儿歌》,希望通过歌声鼓励患儿们勇敢面对困难,早日康复。收到曲谱后,医护人员联合社工和志愿者,招募小朋友进行演奏,并将其制作成视频,帮助需要恢复的患儿进行练习。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会长、国内心脏移植及复杂先心领域的顶尖专家,董念国表示,从医30载,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想——“解决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疑难心脏疾病,探索心脏移植的中国模式,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心’希望”。自2014年起,协和医院心脏移植例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儿童心脏移植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9.1%、89.1%,均高于国际水平。

 
打赏
 
更多>同类健康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22687号

  粤ICP备15022687号-1

在线客服 客服软件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