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落幕,更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启。
不过,民间常有“秋已立,暑难消”的说法,因此立秋当天流传着“啃秋”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啃吃瓜类,寓意用瓜果“啃”去盛夏残留的暑气,“啃”退“秋老虎”,以迎接凉爽的秋季。同时,民间还相信立秋吃瓜能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明确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此外,立秋吃瓜果还暗含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在具体习俗上,有些地方会选择吃西瓜或香瓜,而南京、武汉等地的“啃秋”习俗则明确以吃西瓜为主。
那么,立秋之后还能继续“啃”西瓜吗?近几十年来,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发展,西瓜已实现全年种植,且能保证良好的口感,即便是在冬天,人们也能随时吃到西瓜。江苏省中医院钟山院区院长张仕年表示,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而言,西瓜作为一种无害水果,无论哪个季节、哪个时间食用都并无不可,但立秋后需注意两点:一是避免吃冰西瓜,二是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可能损伤脾胃,需做到适可而止。
而对于脾虚的人群,则不建议食用西瓜。因为大量食用生瓜果会导致体内湿邪过盛,进而损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等胃肠道问题。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和老人,更应格外注意避免吃西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